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正文
2019-05-20 19:00:00 下载试卷 标签:语文教案 一年级教案
三、初步感知。
1.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沙滩 贝壳 脚丫,请你大声地朗读,读通读准。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四、教学韵文。
1.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走在金色的沙滩上,你会有什么感觉?(软软的。)你还可以在沙滩上干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观察图画。)他们都在干什么?小姑娘正弯腰去捡一个蓝色的贝壳。穿红背心的男孩儿吮着大拇指,他可能有了新的发现。右边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过来,举着一个大海螺大声地喊着:“噍,多漂亮的贝壳!'’沙滩上留下了他的一串小脚印。)
2.你见过贝壳吗?(出示实物或图片。)说说贝壳的样子,读好“贝壳”。
3.孩子们光着小脚丫在沙滩上尽情玩耍,是多么开心呀!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行。
4.用第一行的三个词语说一两句话。
5.(播放轻柔的带有海浪声、海鸥声的音乐。)站在沙滩上,遥望海面,海风轻拂,浪花欢唱,海鸥飞翔,多么迷人的景色呀!谁能读好第二行的三个词语?(指读。)
6.海鸥在海面上干什么?(飞翔、呜叫、捕捉小鱼、追逐。)海水在海风的吹拂下拍打着海岸,撞击出朵朵浪花,哗哗,正唱着动听的歌呢!再读这一行。
7.齐读第一、二行。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风:注意笔顺,第二笔为“_L”,中间部分要写得适中。
2.贝:上部写得略长些,左竖比横折的折笔要略短,第三笔为竖撇,末笔为长点。
板书设计:
识字6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识字6》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活动。有感情地朗诵前两行。
二、继续教学韵文。
1.美丽的大海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向人类奉献丰富的海产品。看,满载而归的海船上装满了什么?(珍珠、珊瑚、藻类……)
2.你品尝过这些鱼虾、海带吗?味道怎样?见到过漂亮的珍珠吗?把你此时的心情融人朗读中。
3.辛劳的渔民劳累了一天,获得了这么多东西,心情怎样?读好这一行。
4.(播放轻柔的古典乐曲。)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海面,渔船载着渔民们满船的喜悦驶入港湾,一切又将趋于平静。谁能读好这一行?(指名读。)
5.金色的沙滩,蔚蓝的海水,红彤彤的晚霞,傍晚的大海多了一份宁静的美丽。再读这一行。
6.诵读韵文。
(1)借助画面,自由练读。
(2)配乐,指名朗读。
(3)配乐,齐读。
三、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渔”与“鱼”的区别。
“渔”的意思是打鱼、捉鱼。
2.选词填空:鱼渔。
(1)海边的( )民驾驶着( )船出海捕( )了。
(2)一条大鲤( )在( )网中挣扎。
3.出示“渔…‘沙…浪”,说说共同点。(均有“j”,均为左窄右宽。)
4.沙:右部“少”的竖应写在竖中线右边,左点写在中心点偏左,右点比左点高,最后一撇要舒展。
5.浪:第八笔为“竖提”,应在竖中线的左边,捺要舒展。
6.渔:右部“∥”窄,“田”部要注意上宽下窄,末横稍长。
四、拓展交流。
小朋友们,学了这篇韵文,我们了解到大海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小朋友们应该收集了不少图片、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进一步感受大海的美丽和富饶。
五、课堂小结。
辽阔无边的大海是一座蓝色的宝库,蕴藏着许多宝贵资源。小朋友们长大后去探索大海的奥秘、开发大海的宝藏吧!
《识字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初步感受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 同学们坐得多端正呀!老师奖励你们看图片上的一个地方。(出示“绿色草地”图片)
2. 你们瞧,这绿茵茵的草地,多么好看呀!谁来读读这个词语?(出示词卡:草地)咬准平舌音,张大嘴巴,谁来读?
3. “草”字的下面藏着一个——“早”字。春天来了,小草早早地就发芽了。横上面的两竖,就像是刚发芽的小草。它的名字叫做“草字头”。有土的地方长满了草,所以“地”的偏旁是“土”。再读读这个词语——“草地”。
4. 这儿的风景可真美呀,看,草地上来了什么动物?
(1) (出示“马、羊、犬”的实物图、古文字和今文字)
“马”:这个字在《识字4》中已经学过,谁会读?看看马的样子和这个“马”字,谁发现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羊”:谁认识?上面两笔就像小羊的两只角;
“犬”:这个字读什么?“犬”就是指狗,它的样子像什么?
(2) (出示“”)这是牛。为了驱赶牛群,牧民手上拿着鞭子。它多像一只拿着鞭子或者木棍的手啊。(出示“牧民放牧”图)牧民手拿鞭子去放牛、放羊,就是“牧”的意思。
二、 范读儿歌,整体感知
1. (出示课文插图)有个小男孩来到草地上,在玩什么呢?请大家双手捧书,听老师读这首儿歌。老师读到哪儿,你的眼睛就看到哪儿。
2. 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一边听,一边露出了微笑。那请你们自己也来试着读读儿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音,词语连读不拖音。
3. 表扬读得认真和读完坐得端正的小朋友。
4. 原来插图中的这个小男孩在学着牧民放羊呢!他怎么做的呢?
三、 细读儿歌,学习字词
1. 出示儿歌第一句,指名读。
(1) (出示词卡:小竹竿)竹是翘舌音,咬准字音,嘴巴拢圆。(指名读)
(2) (出示“小竹竿”图片或实物)竹竿就是这样细细长长的一段竹子。
(3) 小男孩把小竹竿当马骑呢,谁来读读这句话?
(4) 指导读好“我的马”:“的”字轻声,发音前靠,词语连读。(指名读,齐读)
(5) 小男孩骑“竹马”放羊啦,多开心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骑着骑着,发现少了什么?
2. 出示儿歌第二句,指名读。
(1) (出示词卡:牧羊犬,指名读)见过吗?对,牧羊犬,就是帮牧民放羊的狗,这样的狗体型比较大,但是却很温顺。再读读。
(2) “小黑”是谁呢?在图上找到了吗?原来小男孩把自己的小狗当作牧羊犬啦!谁来读读这句话?
(3) 这下什么都不缺了,可以尽情在草地奔跑玩耍啦!
3. 连起来朗读整首儿歌。
(1) 同桌合作,连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
(2) 全班练习朗读、背诵。
四、 复习巩固,学写生字
1. 刚才学习了一首有趣的儿歌,儿歌里的生字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读。
2. 这些字还要会写:
(1) (出示“羊、犬”的实物图、古文字和今文字)老师边范写,边教书写口诀:
羊:左点低,右撇高,横画长短有变化,间距相等竖画正。
犬:撇捺展开站得稳,“大”字右上多一点。
(2)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点评反馈。
(3) (出示“竹、牧、地”的图片和今文字)老师边范写,边指导:
竹:竹的字形就像是竹叶的样子,左右相似却不同——左边竖,右边竖钩。
(读儿歌:小小竹叶随风飘,最后有钩不会跑,左小右大有变化,汉字书写才漂亮。)
牧:左边“牛”字横变提,右边反文注意撇。
地:土字旁横变提,“也”字起笔短横下。
(4)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点评反馈。
五、 总结回顾
今天,我们读了一首有趣的儿歌,还学写了5个生字。回去可以学学儿歌里男孩的样子,骑骑“竹马”,背背儿歌
识字8鸟鸡鸭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乌、成、熟”等 14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 2、 掌握新笔画竖提,学习按笔顺正确书写“日、长”两个生字。 3、 了解小鸟、小鸡、小鸭、白鹅、乌鸦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读“乌、成、熟”等 8 个生字,会写“日、长”两个生字。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小鸟、小鸡、小鸭、白鹅、乌鸦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 创设童话情境,乐读生字 1
、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 8” 。 (出示“鸟”的古文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2、 古文字“鸟”就像一只鸟呢!我们来看看“鸟”字的演变过程。 3、谁先来跟小鸟打个招呼?秋天来了,小鸟想带着它的几个朋友到郊 外游玩。让我们来看看小鸟带着哪些小动物来了。 4、 预习检测 (1) (2)(3)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认一认吧!“开火车”读。 去掉拼音读。
二、 联系学生,理解词语 1、 借助图片,朗读词串。 师:小鸟和这几位朋友要出去游玩了,那它们要带上哪些食物呢?同学们一起来 帮助它们想一想。(1)(出示“小鸟吃果子”的图片)这是谁在干什么?多可爱的小鸟啊!(在鸟前 面再加上“小”)读一读——小鸟。(在“小鸟”前面再加上“吃果子的”)读一读 ——吃果子的小鸟。 (2)(出示“小鸡在草地上吃蚂蚱”的图片)这是谁?引导学生读——小鸡。 (在
“小鸡”前面再加上“吃蚂蚱的”)再读一读——吃蚂蚱的小鸡。 (3)(出示“小鸭在吃鱼虾”的图片)猜猜这又是谁?引导学生读——小鸭。 (在 “小鸭”前面加上“吃鱼虾的”)再读一读——吃鱼虾的小鸭。 师:你知道小鸡和小鸭有什么不一样吗? (4) (出示“白鹅在水里游泳”的图片)同学们想一想,在哪首诗里读到过这样的画面?(引导学生背诵骆宾王的《咏鹅》 ) 师: 白色的羽毛,红色的脚掌, 多么漂亮的白鹅啊!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个词语:白鹅。 (在“白鹅”前面加上“会游泳的” )再读一读——会游泳的白鹅。(5) (出示谜语)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乌鸦。师:它全身乌黑,所以我们叫它——乌鸦。 (在“乌鸦”前面加上“吃虫子的” )读一读——吃虫子的乌鸦。 (6)(出示词串)词串里还藏着一对反义词呢,找一找。 (白——乌) 师:词串里还藏着一个有名的童话故事呢,你发现了吗?(《丑小鸭》)。(丑小鸭 变成了白天鹅) 师:多有意思的词串!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结合图片.给出建议。师:看看这几幅图(课件出示小鸟、小鸡、小鸭、乌鸦的图片).你觉得这几个小动物应该带上哪些食物去郊游呢?小组讨论一下。(果子 蚂蚱 鱼虾虫子) 师: 你们刚才提到的这些食物就藏在文中的儿歌里。同学们回去好好读一读儿歌,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这首儿歌。 三、学习生字“长、日” 不知不觉又到了我们写字的时间了 (1)学写“日”字 师: (出示古文字)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就像一幅画,我们来写“日”字(师范写) (2)学习“长“字提醒: “长”第一笔是撇, “长”的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竖提要写的直直的,长一些,这样这个字就立起来了。
(3)请同学们打开习字册,把“日、长”这两个字描两遍,写两遍。 (4)师生共同点评。在点评的基础上,学生再写一遍,争取写得更好。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小鸟、小鸡、小鸭、白鹅、乌鸦,并了解了它们的特点。还学会了“日、长”的写法。 (2)布置作业读熟文中儿歌,圈出儿歌中的食物名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变化的能力。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鸡、鸭、鹅、鸦”4 个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鸡、鸭、鹅、鸦”4 个字。 教学难点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变化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认识了几个小动物,并了解了它们的特点,你们还记得它们吗?它 们分别是? 2、这几个小动物都带什么食物去郊游的呢? 二、预习检测,学习儿歌 1、预习检测 (1)你们刚才提到的这些食物都藏在文中的儿歌中了,这首儿歌你们已经预习 过了,谁来读一读? (2)指名读整首儿歌,指正、正音、齐读。 2、圈出儿歌中的食物,读一读。 3、连一连
小鸡 小鸟小鸭
果子 蚂蚱鱼虾
4、师生合作朗读儿歌。 5、试着背诵儿歌 果子成熟的日子,__________蚂炸长大的日子,----------------------------. 鱼虾肥美的日子,-----------------------------秋天到来的日子,.----------------------------三、联系生活,练习表达秋天到来的日子,你认为谁最先知道? 请用“秋天到来的日子,----------------------最先知道”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四、书写生字 1、小鸟带着它的朋友小鸡、小鸭、白鹅、乌鸦准备出发啦!小鸟想让朋友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各自的食物带上,这样它们就不会搞错吃的东西了。让我们跟着 这几个小动物一起学写它们的名字吧。课件出示 4 个生字 2、大家仔细观察这 4 个生字,这 4 个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是左右结 构,都有鸟字旁)教师提醒:这几个字除了 “鹅”是左右等宽, 其余三个都要写得 “左窄右宽” ·“鸡、 鸭、鸦”的最后一笔都要穿过竖中线。 3.教师范写“鸡” :起笔要低一些, “又”一捺变成了点,这样就做到了避让。让“鸟”一横穿插过来。这样字就写得美观了。 4.教师范写“鹅”:左边“我”字中的横、斜钩、撇、点,四笔都要压着竖中线, 最后一笔 “横”要贴着竖中线起笔。 5.你们也来写一写,打开习字册,把 4 个字描一遍、写一遍。(学生练习,教师 提醒姿势。) 6.师生共同点评。 7.在点评的基础上,学生再写一遍,争取
写得更好。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 4 个带鸟字旁的字,还学会了它们的写法。同学们,“鸟”可是个大家族,带鸟的字还有不少呢。下课后,大家可以到生活中找一找 还有哪些带鸟字旁的字。 2、布置作业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