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教育新闻 > 正文

变接受模仿为发现创造:使课堂学习成为创造过程(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4-11 08:13:49

智能内容


  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基于概念“发现”的课堂创造学习的基本设计思路:一是强化预备知识。提炼与本节课学习的概念有密切关联的重要内容作为预备知识,归纳其形成、发展过程,并设计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二是设计关联情境。通过设计与预备知识和新的概念有关的情境,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预备知识和新学概念都有一定的关联度,难度相对较低的特殊问题。三是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根据预备知识,尝试解决上述情境中产生的新问题并尝试归纳解决特殊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四是归纳形成结论。变换问题的情境和角度,把比较简单的特殊问题转换成比较复杂的一般问题,让学生根据从特殊问题解决中得出的规律,尝试解决这些比较复杂的问题,然后归纳、总结规律应用的条件和变化,进一步完善结论。

  让学生根据题目编写规律进行改题或编题训练,是一种高级思维训练活动,当然也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创造学习。会改题编题,就能摸清题目编写的规律、命题的要求,当然也就会解决这些题目,而且改题编题会让学生有一种兴奋感,会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价值感。

  理科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按照如下五种方式进行改题训练:一是变化数字,就是改变题目已知信息的数字;二是因果对调,就是把某个已知条件变成未知条件,把某个未知条件变成已知条件;三是增减条件,就是增加或减少已知条件的数量;四是数图变换,就是把数字变成图表,或者把图表变成数字:五是数变字母,就是把特殊问题变成一般问题。

  文科教师除了以上所说的因果对调、增减条件两种方法外,还可以采取情境变化(改变题目所给的情境)、问题分解(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问题)的方法进行改题训练。

  必须说明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改题编题训练时,必须多学科共同行动,并在反复示例基础上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既可以按照教师的示例方法改编题目,也可以超越教师的示例总结本学科改题规律,进而学会自编习题。必要时,可以分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组织学生开展改题编题竞赛。

  学科思想是各科教学高度关注的内容。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知识和体验,在解决问题、改题编题训练的过程中自己总结不同类型的学科思想运用规律,或自觉运用学科思想解决相关问题,无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作者系深圳市南山区教科所教研员、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