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事关全面发展的大计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1-20 16:33:34

劳动托起“中国梦”,劳动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成长至关重要,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目前在五育体系中,劳动教育仍是短板,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更高水平的劳动教育体系刻不容缓。为深入了解首都青少年劳动教育现状,推进全社会参与的劳动教育体系的建设,新万博体育下载:11月,北京市委党校、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深入首都各条战线、各个区,对当前首都青少年劳动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并针对青少年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因应对策。
体力劳动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被忽视,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学校经常被占用,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在社会上仍有市场,劳动观念和习惯的培养被忽视……如今,劳动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1.劳动教育认知与规划亟待更新
“重教轻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调研组在座谈中发现,如今这样的观念在公众中还普遍存在,且相当一批家长甚至教师,依然认为劳动和教育毫无关系,甚至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些错误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基于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产生的。
尽管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实施途径进行了全方位描述,但地区间、校际间贯彻力度、效度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较大差异。其背后,是公众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对劳动教育简单化理解、简单化对待;劳动教育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等特点在社会舆论和宣传上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
“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还未从根本上扭转。学校中原来一些让学生参与的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打扫楼道、操场等,现在都由物业承担。劳动与教育教学结合不够紧密。从家庭来说,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家务劳动基本不让孩子参与。尽管一部分孩子在家庭中有做家务的机会也具备了做家务的能力,部分学生能够在家长督促下从事刷碗、扫地、收拾房间、倒垃圾、洗自己的小件衣物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但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家务劳动的主动性不足,劳动意识需要提升。
在一项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评价的调查中,64.9%的家长认为“一般”,8.3%的认为“差”,体现出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务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一些父母缺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意识,包办代替了许多在生活中本应是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导致孩子自理能力不足,缺乏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意识,承担家务劳动的主动性差。
调研组发现,长期以来,政府、学校、家庭、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对劳动教育普遍缺乏共抓共管思想和资源融合机制。其背后,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的站位有待提高,全社会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共识有待形成。在很多地方,围绕劳动教育,从顶层推动的检查、督导、总结、交流开展不够,劳动教育的资源统筹、政策统筹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此外,在日常教育的整体布局中,还普遍存在对劳动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学习规律的认知不够。在教材建设上缺乏课程标准的指引,没有形成完整学段链条,内容不衔接,甚至脱节、缺项。教学多以体力劳动实践体验为主,强调对劳动过程的初步认识和感受,缺乏信息时代脑体结合能力和契约、环保等现代劳动观念的培养。调查显示,班级值日、家务劳动是当前中小学生参与较多的劳动活动,社会实践、学工学农相对较少,社区劳动、研学旅行则更少。此外,劳动教育的课程配套资源缺乏,设备不足、设备老化问题也十分突出。
目前,劳动教育的督导主要处于督导课程是否安排、课时是否保证等基础性工作层面,对劳动教育的质量、水平,学生劳动素质提升的效果等,还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评价制度体系。
2.多重因素致劳动教育贯彻落实难
为深入了解各方开展劳动教育的真实情况和真实想法,调研组细分为4个小组,围绕党政机关、家庭社区、学校教育和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群体进行调研,梳理了劳动教育贯彻落实难的四大原因。
——劳动教育未引起决策的足够重视
问卷显示,63.33%的党政机关干部认为“多数学生缺乏劳动机会”,但是这一问题远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着“这只是学校教育的事”的看法,“真重视不够、真研究不够、真保障不够”。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区里和学校更关注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虽有一些学校在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劳动教育创新探索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由于非法定执行,内生动力不足。在一些地方,劳动教育远没有引起党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绝大多数学校仅仅满足于开了课、完成了课时。学校组调研的情况也显示,全社会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共识有待形成。
调研组认为,适合学生的劳动教育项目少、基地少、建设不均衡,是制约劳动教育向深度广度推进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撑,劳技资源丰富的中职、高职和企业由于分属不同的系统,面向中小学开放的动力不足,存在信息、资源对接上的障碍,没有形成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衔接机制。
——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少整体水平低
基层学校普遍反映,劳动技术学科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待遇有差别,把劳动教育当“小科”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存在明显短板。师资数量不足、师资来源少、师资保障政策滞后等问题突出。受制于编制、课时、评聘制度等因素,劳动教育的师资短缺是各校反映的普遍问题,专任老师少、招人难、社会化选聘渠道不畅等问题突出。同时,专兼师资队伍的待遇保障、职称评定等政策还不完备,加快政策创新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劳动教育活动经费保障相对不足,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开展。劳动教育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现象突出。许多学校以学生安全为由,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的情况普遍存在。由于担心劳动操作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许多学校一般采取安排手工制作、课堂操作等活动来组织劳动课教学,离“出出力、流流汗”的劳动体验要求相差甚远。同时,由于课时和课时段安排等条件限制,学生们很难有机会全程化了解春夏秋冬劳动生产过程,缺乏培养劳动情感的基础。
——基层社区重视劳动实践但吸引力不强
目前,北京市各个街道乡镇特别是基层社区对青少年参加社区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普遍比较重视。街道层面有专门的科室、社区有专人负责青少年劳动实践活动,并有一定的经费支持。街道和社区能够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一些青少年实践活动。比如,法制宣传、“小手拉大手”、文明小使者等志愿服务活动,书画展、摄影展、歌舞表演、知识讲座等文艺活动,同时还组织捡拾垃圾、手工制作、义务植树等社区劳动,增强了青少年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社区归属感。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