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40年情境教育创新之路(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1-01 15:04:09

30多年的实践与研究让我收获了创新成功的第三个甜果子:通过发展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以及提出了相关有效的举措。
专家们指出:关于培养儿童创造性,国外还没有着手研究,尚是一个“空白”,这也正是情境认知尚未深入研究的领域。
2014年,我受邀参加华东师大关于建构主义的国际会议,接触到建构主义,进一步拓展了我的思维空间。我受到启发,提出课程建构的3个维度:儿童—知识—社会。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情境课程的综合领域:德育为先导,语文教学为龙头,各科教学协同,在同一个主题统领下强化教育性,将教育与儿童活动统整起来,进一步把学校的符号学习与美丽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综合起来。
课程是儿童学习内容的载体,必须为儿童学习的质量着想。
我又进一步充实,提出了核心领域的“学科情境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的崭新课程观,使儿童的主体位置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保证,这激起了儿童的学习动机。
直到2007年,我才完成情境课程的专著,书名为《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这前后整个过程竟跨越了30年,获教育部“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我又收获了情境教育创新成功的第四个甜果子:创造性构建了多元的网络式情境课程,把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裴新宁指出:“构建情境课程网络,为国际课程发展领域增添了中国情境教育学派的奇葩,彰显了中国课程新流派的风采。”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位南通师专的教师建议我学学美学。我迫不及待借书获取新知,贪婪地读着。
回顾作文教学改革初步的成功,我已经提出“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的创意,让语文教学“美”起来,大胆地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手段,连同鲜活的生活情境与教师的语言描绘等创设情境,让知识镶嵌在情境中。儿童在这种富有美感、生动的情境中感受语言形象、体验课文字里行间的情感。我感悟到,美的学习情境让幼小的心灵得到润泽,热烈的情绪使儿童思维处于最佳状态,驱动着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我用美学理论结合教学引导自己的实践。经过反思,我归纳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那就是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我自觉很有新意,又有实用价值,便及时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记得那是1980年的冬天,家里没有取暖电器,我把热水袋用棉布裹起来,放在盒子里取暖。一个寒冬,终于写成了《运用情境教学,培养审美能力》的长篇论文。没想到,《教育研究》(1981年第8期)竟然发表了,文章反响不错。不久《教育研究》编辑部向我约稿,写成《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与情感陶冶》又获发表。自己的文章被教育理论权威杂志发表,我的内心十分激动,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肯定,感悟到自己创新研究的路走对了,由此增强了创新的信心。
我没有浅尝辄止,而是深感“美的教学”能给儿童带来愉悦,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由此,我提出了颇具新意的操作主张“美为突破口”。不久又提出“以美育美”,之后进一步提出情境教育追求“美的境界”。经过数年深思熟虑,又提出“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
至此我仍没有满足,最近几年学习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李泽厚“情本体”。对此,我激动不已,自己的境界似乎也随之升华。
情境学习的课堂是美美的,儿童的心灵也是美美的,教师的情感也是美美的。这种对儿童心灵进行塑造的审美教育,为培养儿童核心素养、卓越品质提供了可行性。
于是,我又收获了创新成功的第五个甜果子:30年的学习和实践研究,我提出了一系列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主张和举措,美是永远的课题。
心存高远之志,从民族文化中寻“根”
我虽是一个小学教师,但却心存高远之志。我心想,我们不能反复去论证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要有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教育要走自己的路,这就必须从中国经典的文化中寻“根”。于是,我反复研读中国古代文论“意境说”,发现其博大精深,这让我看到了一盏明亮的灯,更觉得民族文化经典之珍贵。
在时代的召唤下,出于对教育创新的追求,我将古代文论经典“意境说”大胆地逾越、跨界,创造性地应用于今天的儿童教育中。
我反复研读《文心雕龙》,从“意境说”中通过精心研究,从中概括出“真、美、情、思”,我发现这四个方面正是儿童的发展所需,四大元素影响了我的儿童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成为儿童情境学习的重要支撑。因此,我将其列为中国式儿童情境学习的四大核心元素。
回顾自己为儿童学习设计、亲授的1000多节课,我亲身感悟到,美能激发儿童的情感,在美的情境教学中,儿童普遍生成热烈的情绪,那种遏制不住的情绪又具有形成动机的力量,使学习主动性大增。在教学现场,我深深地感觉到,儿童的学习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单调的认知活动,而是情感伴随其中。孩子学习的情绪炽烈到这种程度,是我始料未及的。孩子的语言、思维连同他们的身心,在其间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真、美、情、思”核心元素的影响与启发下,我终于发现儿童学习“快乐、高效”的核心秘密就是“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近年来,我的情境教学又从学习科学那里得到了验证。学习科学指出,“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的结合是学习的核心”。
多年来,我和教师们一直将这一秘诀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我们学校历届学生及实验班普遍学得快乐,又获得高效,而且负担一般,这让我们颇感欣慰。
功夫不负有心人。40年的努力,我终于一步步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我知道,把自己实践中的感受进行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提升,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知道,事物的现象都是复杂的,是千差万别的;学习了神经科学中的“相似论”,我知道规律的东西都是简明的,因为它概括的是事物的共性。
在工作过程中,我常常反思亲身经历的一个个教学场景。我审视着它们,从一个个案例中去粗取精,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寻找相似的东西进行抽象、概括。我懂得相似的集合就是规律。基于此,我写成一篇篇心得文章。40年间,我发表文章350余篇,出版专著和相关书籍28部,这些都是自己一篇篇、一字字独立完成的。
我的一个目标就是,将情境教育创新的收获变成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阐述自己的所感、所悟,让教师的操作不至于停留在经验层面的仿效,而可以按规律进行再创造,运用到实践中,获得教育的高效能,最终让万博体育app:的儿童受益。
由此,我们又收获了情境教育创新的第六个甜果子:发现儿童学习的秘密,构建儿童情境学习范式,开创让儿童快乐高效学习、获得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
说到底,探索情境教育的40年,实际上是在探索、研究一个世界性课题,那就是“儿童究竟是怎么学习的”。40年的功夫与智慧,我已陆续交出一份份答卷。
回顾情境教育发展和我个人成长的历程,我的心中充满感激之情,“珍惜”和“感恩”在心中涌动。与许多国家小学教师的学术地位相比较,我毫不含糊地说:这40年只有中国的小学教师才能一个个、一群群如此幸运地登上教育科研的宽阔平台,并获得屡屡硕果,成为学者型教师。我由衷地感谢改革开放这个伟大的时代。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