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教育新闻 > 正文

以柔性管理变革化解刚性制约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12-19 11:37:17

智能内容

  走班制面临的不只是教室、实验室等实体空间欠缺或者调整的问题,同时也涉及更深层的虚拟学习空间如何设计的问题。北京十一学校优化课表,提高教室利用率;转化思维,优化虚拟学习空间设计——

  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版)》出台,与2003年版课程方案相比最大变化在于减少必修学分,增加选择性,在总学分144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变成了88学分,选修I和选修II学分相应增加。

  由于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等课程的开设,较充分地满足了学生在课程方面的不同需求,从而出现了全校学生一人一张课程表的情况,此时对教师及教室的需求大量增加,随着课程开发的进一步深入,需求还在进一步扩大。

  北京十一学校从2009年即开始学校转型性变革实践。变革以选择性的课程为起点,以制度改革为保障,最终实现从价值选择到教学组织、从课程结构到管理制度、从教学方式方法到学校组织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变。

  扩容教室,重新进行资源配置

  选课走班后,课程的门类增多,对教室的需求相应增加,但学校的空间资源相对有限,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需要明确的是:选课走班的目的是促进每一名学生更好地发展,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坚持“学生中心”。所以学校资源要建设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资源要放在“教育教学需要的地方”。学校的所有资源都要首先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的需要。为此,十一学校调整、改造了很多空间,如行政办公室、会议室一再被压缩,所有资源都要尽可能直接用在学生身上。

  对原有大教室和实验室进行改造。伴随选课走班,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学,每个教学班不超过24人,所以把原来容纳40—50人的大教室改成了小教室,从而增加教室数量。在建设学科功能教室的过程中,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常规性实验器材均已进入各自的学科教室,因此,原来的实验室也可结合需求改造为学科教室。

  在改造学科教室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凸显教育教学功能。改造后,每一间教室既是学生的学习空间,也是教师的办公地点;既有学科氛围,又有教师特色。在对图书馆和年级休闲区的改造中,我们尽力开拓出万博体育app:公共空间。这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也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这里相遇、交流、研讨、建立联系提供了机会。

  适度共用。同一个年级、同一个学科的教师尽量共用一间学科教室,甚至跨年级上课的教师也可以借用其他年级相应的学科教室。设置综合教室,课程性质相似的学科共用一间教室,如历史、地理、政治组成文综教室,生物、化学组成理综教室等。

  对原有建筑空间的再定位。例如,学校食堂在不用餐的时候可以当成教室或是会议室来用。当然,需要对食堂进行改造,配置教学活动需要的设备,设计可以进行组合的饭桌,让食堂不仅仅是用来就餐的,还可以当成教室、会议室、报告厅等来使用。

  增加临时教室。在学校空旷处临时建设活动板房,解决个别学科教室资源紧缺的问题。

  优化课表,提高教室的利用率

  选课走班与传统模式突出矛盾在于教室的时空占用比。在十一学校,学校和年级层面都有负责排课的项目组,通过统筹规划,优化课表的编排,提高资源的使用率,避免教室资源浪费。为了优化课程设置时段,提倡用时间换空间。某个学期如果有很多学生选报某门课程,导致教室和教师资源的紧张,可以合理增加该课程设置的时段,适度控制每学期该课程开设的班数。对小众课程也可考虑放在傍晚、周六等时间开设。

  目前,各地学校根据选课人数和教室空间的情况,分成了“大走班”“中走班”和“小走班”三种模式。“大走班”模式就是取消传统的行政班,所有学科都进行选课走班;“中走班”指的是保留行政班,语数外原班上课,其他学科进行分类走班;采取“小走班”模式的多是一些办学规模比较小、教师和教室资源不够的学校,学校往往提供一些选课组合,让学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