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12 16:05:25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作文 自我介绍
师:“观察的真仔细,她为何只摘黄花呢?”
生3:“因为老师喜欢黄色,摘黄花可以使老师高兴。”
生4:“黄花代表着温暖,它象征着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我们对老师温馨的祝福。”
生5:“他能把扎蝴蝶结这一细节写出来,表现姑娘对老师的爱戴。”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作文?”
(过了好一会儿,学生丙举起了手。)
师:“我非常佩服你的勇气,真不愧是校运动员,若是在草原上一定是第一勇士,说不定还会封为金刀驸马呢!(学生一片欢笑)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朗读与评议略。)
(开始有许多学生举手,后来怎么都不敢呢?反思后发现,无意中选的前两位同学是我们班作文最好的,增加了后面学生的压力,他们自认为作文无法和前两位学生比拟,不好意思发言了。因此,在请学生介绍时,若体现学生作文水平由低到高的阶梯性,可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创设轻松的讨论氛围,课堂才有生命活力。)
学生分小组评改,教师巡视,及时为各小组提供帮助。最后由学生独立修改。
评析:作文评改以前是教师的专利,这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极为不利。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所以我想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作文的能力。”开放的作文教学观认为,评改的途径应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评改。但绝非放任自流,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扶助,否则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本课教学能由扶到放,充分体现教学的双主性。扶是让学生明确评改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即评是紧扣重点训练项目,指出全文优缺点。改是用约定的符号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放是让学生自主的评改,教师不包办代替,体现了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首先,学习评改。请能力较强的学生介绍评改方法,指名朗读作文,集体评改。能力较弱的学生便从其他学生的评改中学到了具体的方法,为尝试评改作好准备。接着,尝试评改。根据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评改,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弥补了后进学生不敢发言的缺陷,同时优秀学生也能给后进生及时的帮助,共同形成评改作文的技能。最后,自主评改。小组讨论后,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巩固已形成的技能。
当然,人的认知水平是螺旋式上升的,形成良好的作文评改技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评改,进行长期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评改水平,不断增强习作能力。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