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时间管理 > 正文

应试教育的焦虑,超前教育的盛行(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3-14 15:11:52

智能内容


  欧洲近代教育模式的变革使应试教育备受质疑,而素质教育的理念也逐步渗入到我国并有所发展。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素质教育的崛起更强调了受教育者的个人内在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但我国的应试教育也并非没有积极影响,比如,应试教育开启了一种形式上公平公正的选拔性考试,这种竞争形式上的公平公正对于贫困地区的寒门学子有机会被选拔享受到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避免贫穷代际相传有积极的作用。

  或者正是出于对应试教育影响的预期,中小学教育阶段也及早的进入了应试练习。对于中小学阶段而言,择校或选拔的标准就意味着教育侧重点。应试教育对于中小学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片面追求智育,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健全,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而与素质教育相比,应试教育更易量化考核,这可能也是应试教育更易体现公平公正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前教育模式

  超前教育模式的盛行,与教育理念偏差和社会期待有关。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超前教育模式也导致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另一重要原因。校外辅导班的存在及教师的教学等,“超纲”几乎成为了所有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潜台词。超前教育模式的形成有多种因素,有辅导班的商业化运营需求,也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错误理念,更离不开家长们对孩子成长的助推,让孩子达到比他年龄阶段看起来显得更聪明,社会、学校、家庭等都显示了较高的功利性。

  超前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一种很重要原因就是,这种提前拔高学生的“智育”的效果很容易降低学生后期的知识探索欲望,甚至出现厌学状态。超前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近期的中小学“减负三十条”能否真正的给中小学带来减负效果,还是要看能否真正真正解决当前应试教育和超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某些方面,相信随着“减负三十条”的实施,对中小学整体负担的减持会有一个积极影响,当前更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质量的考核部门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需对中小学的办学理念、教师绩效考核、学生择校或升学等都有一个科学的设计,这可能更具有考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