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歌鉴赏:《风雨渡扬子江》(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1-23 21:47:01

【赏析】
这首七古言歌行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或有伛身言莫吐”,纯用赋体,写长江的奇兀及渡江所见;中间八句为第二层怀古,回顾有关长江的历历往事,末六句是第三层抚今,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不是均匀布局,而是随意所至,挥洒自如,由景入情,直泻而下。同是壮笔,前是雄壮,后是悲壮,而以瑰玮豪奇之气,一以贯之。写风雨中渡江时所见所思,赞叹自然界的壮丽,唾弃战争,仰慕有疏凿之功的大禹。扬子江,长江下游,以扬州之扬子津得名。此指扬州附近的长江。巴蜀,今四川。吴楚,今长江中下游一带。蒜山,在今镇江市西,北临长江。水经,汉桑钦著,北魏郦道元有《水经注》,记中国河流水道。滟滪,滟滪堆,在瞿塘峡口,为长江绝险处。扶桑,传说东海岛名,为仙人东王公所居。金山,在镇江城西,原在江中,现已与岸相连。山有金山寺,为著名古刹。采石,在今安徽当涂县北,临长江。敲齿,即叩齿,道家念咒前的动作。据《华严经》,有婆珊婆演底神,能咒令大风雨止,大风浪息,使落险难中人得安稳。天堑,天然壕沟。此指长江。《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度!”羽,羽书。古代紧急公文插羽毛为标记。三楚,战国楚地,即今黄淮至湖南一带。锦帆十里,据《开河记》,隋炀帝乘龙舟南幸扬州,以锦为帆,自大堤至淮口,相连不绝,“锦帆过处,香闻十里”。铁锁千寻,《晋书?王濬传》:吴人于江险要处以铁锁横截之。王濬攻吴,乃备火炬,遇锁即熔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