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教育新闻 > 正文

崔其升:我的教育“长征”(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1-01 15:04:41

智能内容


  教师绝非知识传授者

  我于1981年7月从教,先后教过小学和初中。2001年启动的新课改告诉我,教师是学生的激励者、唤醒者、鼓舞者,绝非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借课堂、凭教材,如何把学生学习的士气鼓舞出来,当学生内心认识到自我应上进、不甘落伍、主动积极,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谓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成于振而废于穷,就是这样的道理。

  课堂应该是针对每一个人,尤其是弱势群体,是基于人的一种生命活动,而不仅仅是本节课所谓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以及达标率。当然,完成这些并没有错,但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这些还远远不够。

  如果学生不能用大脑想、眼睛看、手上做,课堂上时间、空间的对接是为了巩固知识的教学活动,这是一种错位。或者说,课堂如果不是为了完成对人的一种生命尊重、心理研究和科学切入的教学活动,这都是不合格的。如果课堂仅仅是为知识、为做题、为考试、为升学,这样的课堂是没有未来的。

  如果教育不关注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只揳入分数之上,就丧失了教育本来的目的。把原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培养成循规蹈矩、追高分、赢考试的“残疾人”。

  一次晚上散步回来,小外甥正在和妈妈闹脾气。一问才知,他被妈妈逼迫着写作业。如此低落的情绪,如何学习?我把外甥叫到房间,打开电视让他看了想看的《西游记》。刚过了十几分钟,外甥破涕为笑。此时,我提出与他比赛,看谁做题又对又快。很快他就完成了作业。

  在很多时候,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难不住学生,学习本身也不会困扰学生,最大的问题是教师不以乐趣为出发点,强给硬塞、灌输逼迫。教师为学生好的初心没有问题,但效果不好,不只是学习成绩不好,还扭曲了孩子的性情,导致了学生抵触、造假、唯唯诺诺。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勇敢性格,毁灭了学生要强、进取的本性。

  有的课堂学生动力不足,无活力、无热情、无表现欲。原因何在?学习停留在表面是主要原因。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被牵着鼻子走;学生为展示而展示;课本剧没深度,戏弄应付,讨众人欢笑;单个知识多,如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公式等,形不成系统;无挖掘,无规律总结,无口诀创意,不能揭示本质。等等现象,不一而足。

  只有教师从深层次上切入,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精起来,让学生会学习、能思考、寻奥妙、训思维、有成效。课堂上学生能入心入情、言由心声;知识内在的技巧、规律、方法等,能挖掘、会发现、说本质,形成体系。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熟读而精思,博学而笃行,心意融通、享其滋润、感其奥处、智慧忽开……这样的课堂,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享乐。学知、思巧、增能、泽情,皆在其中矣。

  教师也要做一名学习者,做学生学习的同伴,做孩子生命成长的首席。我对教师角色的解读:示范者和样板者。教师站到台前要挥洒自如、落落大方,给学生示范、做样本。让学生领会到教师之所以是教师,是因为教师是学习的领头者。

  学习是一种思考、一种研究、一种发现。学习要掌握要旨、抓住关键、明了思路。学习的深入性、领悟性、思索性、赏析性是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是一个探究过程、明辨过程、推理过程、借鉴过程。

  校长是一种修炼

  校长不好当,因为要处理好与周围一切人和事物的关系;名校的校长不好当,因为身上肩负着太多人的期望和目光。而杜郎口中学的校长更不好当,但我把这个过程当作是一个修炼的过程,这样对许多事情就有了新视角。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为什么觉悟有高低、认识有区别、主张有差异、观念有正误、行动有迟缓,其根本原因在于格局的大小。同样的事不同样的识,取决于格局。

  人生是进取的一生、历练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价值最大化的一生……定位很重要,格局能统领。一切事都是磨炼人的,品德要崇高、技能要过硬、意志要坚强、作风要严谨、品味要高雅。

  人的素质形成必须经过事情的砥砺。身上肩负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人的完美的凭借,集自我品质提升、聚自我能力强大、思自我改错纠误、悟自我短板空档。对应的事是自己成长的必需,怀揣感恩之心、珍惜之情、敬畏之意、尊重之态,何事不精?又何事不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当下对工作不认真、得过且过、求闲偷懒,表面看起来是不负责任,其实质是限制自我成长,阻碍自己的发展。人人都盼望过上美好的生活,物质富足、精神丰盈,有尊严受尊重,但到达者几人?何故?格局小、私心重,只为自、而伤己,重者是害己。

  为公才是为私,为他才能为己,助人才能利己。只有心正意纯,视事务为生命、视质量为声誉、视严谨为品质、视成绩为价值,才能站高望远、举重若轻。人体俱同,能力相近,智力无殊,只因格局不同,修为有别,观念悬殊而导致取舍不同、崇卑之分、福祸自招。

  做任何事不求易,多易必多难;要求细、求深、求精、求源。深层次的兴趣是思考、分析、研判。校长要有独到的认知、有不凡的表现、有清晰的思考、有自己的创意才会被他人称赞。超越性才是真正的自豪感,自豪感才是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环,从进步走向自主,由自主走向卓越。

  改革开放40年,教育领域的诸多好政策成就了杜郎口。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会出现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应不断审视、思考、研究、解决一些新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践行教育规律的路上,让我们一同体悟教育的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