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传唱中 滋养理想信念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12-26 13:17:36

四川省成都市铁中府河学校是由民国初年创建的“榴阴小学”发展而来的。现代著名音乐家、文学家、教育家叶伯和作词作曲的《榴荫小学校歌》流传至今,歌词的最后为:“全德全人,吾校所宗,由家而国,趋于大同。”
我校要培养的,必须是有社会责任、爱劳动、善合作、懂尊重、不拜金的下一代。
把爱劳动放在首位
我校同仁一致认为,德育不只是德育老师的事情,也不只是班主任的事情。学校形成了全体教师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体验劳动、合作的乐趣,让孩子们懂得“由家而国”社会责任的担当。
分管后勤的Z主任,发现夏天植物长得快而割草机的噪音太大,频频影响校园的宁静。于是在校园里召募小园丁志愿者,小学一年级到初三学生均积极报名,最终形成了美化校园“大军”。每个班包片修剪,小学部负责修剪灌木、草坪;初中部负责修剪树枝。一开始,灌木被剪得七歪八扭的,后来在老师带领下,学生们的“技术”不断提高,校园里的草坪、灌木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树丛也疏密有致,有的地方还留下优美的弧度。学生们从自己的劳动成果中找到了极大的快乐,也在付出中增进了对学校、对班级的情感。
在铁中府河学校,经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劳动是自我的需要”成为学生的主动意识,劳动因而也变成自主的行为。校歌里“由家而国”的体现,是首先爱班级这个“家”、这个小集体,然后爱学校这个大集体,然后再去爱更大的集体——国。
全校每个学生都会唱我们的校歌。通过唱响校歌,我们引导孩子们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明确“天下为公”所揭示的走向大同社会的路径,进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把集体、平等写在学生们心上
我校把集体主义精神看成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每个周五下午,学校最后一节班会课总是让同学们期待不已:主题班会不是由老师操控全场,而是由同学们共同讨论完成从内容选择到具体活动以及参与形式等流程。
“清明前的春游活动讨论的焦点是:如何在春游时集体给抗日英雄献花圈?”有老师回忆,“有的同学提议用鲜花代替往年的纸花,有的又提议班里每个同学贡献一朵花,最后由最心灵手巧的同学把这些花扎成一个大花环。春游当天,同学们集体来到建川博物馆,分别参观了‘中流砥柱’馆和‘国军抗战’馆,最后把40多名同学一起合力完成的花环敬献在赵一曼烈士的雕塑前。有同学问道,川军装备这么差,为什么还这么能打?有人回答,你不知道啊,川军冲锋的时候都一起往前冲,没有后退的!”
学生集体离校出游,本来在教师们心中是有风险顾虑的。但在铁中府河学校,这样的春游始终是被鼓励的,因而也是一直坚持下来的活动。集体主义精神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养成的。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