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教师须练就三项新本领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12-19 11:37:47
面对新高考,和学生一样,教师也面临巨大挑战。教师的角色变了,教师的职责也变了。
笔者认为,教师不仅仅要做智慧的学科老师,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更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会科学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在新高考背景下,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具备生涯规划指导能力、综合素质评价能力和学科精准评价能力这三项新本领。
生涯规划指导能力
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是新高考赋予教师的新职责。新高考给予学生课程选择权、考试选择权、高校选择权和专业选择权。这些选择都会影响学生高考,影响学生的未来人生。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学科课程学习潜力、高校录取原则、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等,都不太了解,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个性化的生涯规划指导。
生涯规划指导能力主要有指导学生认知自我的能力、指导学生了解高校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科学选课的能力和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能力。
教师应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指导学生利用与性格特征职业倾向、专业倾向相关的多元智能测评系统或测评问卷做自我测评,并准确解读测评报告。教师还要依据学生日常言行表现,结合家长访谈等信息,帮助学生尽量准确地预判自己专业倾向和职业倾向。
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学校网站、招生章程、第三方信息数据等途径,了解自己感兴趣院校的办学主体、办学性质、办学历史、院校类型、办学水平、专业强弱、地理位置、收费情况和奖学金助学金等信息,指导学生了解感兴趣的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就业方向和发展态势。
教师要指导学生提高科学选课的能力。选考科目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未来高考可报考的专业。教师要会指导学生依据学科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效益、学科潜力以及学科相关的课外活动,依据个体的专业倾向、职业倾向和理想抱负,依据大学专业的选考要求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选考科目。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从成千上万个选项中挑选出80个最合适的院校和专业,并做科学排序,指导学生回避不适宜的专业。
综合素质评价能力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有的高校对综合素质等第有特殊的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录取。在新高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凸显。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上,有学生自评、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关键在于教师评价。而教师评价常常就是班主任一个人评价。操行评语就是班主任写的,班主任一个人就代表学校对学生作综合性评价。
笔者认为,在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每一个科任教师都有职责参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者,因为育人是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学科教师要树立“教学是表,育人是本”的学科教学观,借学科教学途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化地发展。新高考实施选课走班,学生流动性很大,行政班的班主任一个人的评价未必准确、未必公正,应变班主任一个人评价为集体评价。科任教师要把自己观察到的学生表现和自己的评价汇总给班主任,这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才能全面、客观、准确。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