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情绪管理 > 正文

普通学校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认识与处理(3)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6-20 09:40:34

智能内容


  产生情绪问题的前提事件或者情境主要是考试、听写、预习和写作文等有难度的任务以及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诱发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任务的焦虑(家长要求考满分)和对有难度任务的抵触。进一步分析发现原因可能在4个方面:(1)生理方面:案主注意的分配和抑制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考试、听写时会边写边玩,做题顺序混乱,造成考试、听写时等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完成任务。(2)家庭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成就要求过高(经常要求满分),正向鼓励较少。(3)学习问题:作文等薄弱项需要进一步评估问题,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一味多写多练会导致更强烈的焦虑。(4)沟通表达问题:任务难度较大或者时间过长时,会产生抵触情绪,但不会用语言表达需要休息的要求。

  4

  干预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在设计干预计划时,我们按照以下的顺序和思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行为;先处理老师的情绪行为,再处理学生、家长的情绪行为;先重视问题行为爆发前的干预、预防和应急方案的制定,然后是问题发生时和发生后的处理方式;先处理生理问题,然后是生活和社交问题。

  干预计划分自然情境和抽离情境两种情景设计:

  1.自然情境下的干预主要在学校、家庭自然环境下由教师、家长配合实施,包括8个方面:(1)情绪疏解与调整。建立班级情绪报告机制,引导个案在情绪变差时向教师表达。(2)针对班级中其他学生的恐惧心理,利用班会时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糟糕的情绪与行为,疏解其他学生的心理问题。(3)根据案主的绘画特长找到一个能帮助其他同学的任务,帮助案主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立足点和归属感。(4)在体育课等容易出现问题的课前,示范、说明活动的要求与规则,并确认案主理解掌握(必要时可以让案主配合老师做示范,加深理解)。(5)肯定学生愿意帮助老师提醒同学等正确做法,同时针对不正确的方式提出改正策略,教导问题解决的方法(使用语言,下课提醒等)。当案主能够在类似情境中做出正确行为时,立即给予奖励(使用学校的代币奖励)。(6)调整任务的完成难度,分解任务步骤,增加休息的机会;给予选择的机会,喜欢的任务和不喜欢的任务穿插或者新旧任务穿插;作文写作和预习等案主短板的地方,给予分步骤指导,同时最初阶段要降低期望要求,能够完成后再逐级提高要求。(7)与家长沟通调整对学业要求的程度,如不能要求每次考试都得满分,调整为进步奖励或在班级中处在第一梯队的次数,一学期达到多少次就可以获得奖励。(8)家长增加陪伴的时间,如绘本共读。

  2.抽离情境下,初始阶段人员为教师和学生,后期邀请同伴加入;教学媒介主要采用绘本故事,通过讲故事、讨论问题和制订“我的社会故事”几个程序实施。干预措施主要有3个方面:(1)注意力及本体感觉训练。(2)沟通训练:通过游戏、榜样示范等方式教导学生表达想法、表达希望休息的正确方式。(3)教导情绪疏解转移或调整的方法,加入社会观点采择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