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情绪管理 > 正文

养育情绪稳定孩子的原则及实例(五)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6-13 08:21:53

智能内容

  9

  Q:宝宝6个半月的时候我开始上班,刚开始感觉宝宝跟着奶奶挺好,也没有什么不适应,只是每次我回去他都急着想吃奶。这两天突然感觉宝宝看我看得很紧,我一起床她就醒来,醒来就大哭,也不让把尿,怎么也哄不下。不知道是不是宝宝这两天很清楚地知道妈妈不在,因而不适应闹情绪?看着很着急,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专家解答

  我们做妈妈的要学习一件事情:任何改变发生时,孩子一定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不可能改变发生,孩子却一点反应都没有。他一定会有点情绪,哭闹一定会发生。宝宝现在这么小,情绪的表达更是直接,只要妈妈给予宝宝恰当的支持,慢慢地他就能承受和适应,而且这对他将来很有用。

  孩子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碰到跟他原来的习惯或者预期不一致的地方,但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孩子会感觉到:我可以过去。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自然地帮助孩子学习。

  这个过程中,妈妈要做的事情包括:

  1.像平常一样,当宝宝难过、紧张的时候,我们拍拍他,安抚他,让他觉得自己背后是有支持的。将来长大后,他也同样会知道:我能过去,我不是一个人。

  2.妈妈自己要放松,给孩子传递“我知道你现在很辛苦,但一定会过去”的信息。妈妈不能希望宝宝对妈妈的离开无动于衷,也不能希望自己看到宝宝难过却没有一点感觉。大家都可以有难过,但妈妈同时也必须告诉自己:这个过程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它一定会过去。这样,宝宝才不会因为妈妈的焦虑而延长适应期。

  3. 平时多花时间陪孩子玩。

  10

  Q:我的女儿常常会突然生起气来,并说:“我生气了!”但又说不出为什么生气。我怎么才能找出她情绪的根源,并帮助她学会处理情绪?

  专家解答

  已经可以表达“我生气了!”这么大的孩子,她的负面情绪来源最主要有两个:

  1. 夫妻关系有问题,容易导致孩子的情绪爆发。

  2. 在他的社交生活中,比如自己的小社区里面或是幼儿园,有人欺负他。

  所以,妈妈可以去检查一下,看看潜在的可能在哪里。

  第一个可能性不用说,妈妈需要想办法来改善夫妻关系,否则孩子很容易处在强烈的不安全感中。

  如果是第二个原因,妈妈就要教导孩子如何应对。其实, 每一个孩子在刚进入小社会时都会碰到类似问题,但心理营养足够的孩子自然而然知道如何处理。他知道在小群体里该怎么讲话,怎么吓退爱欺负人的小朋友,怎么保护自己。但心理营养不够的孩子,比如在家被过度控制,内在有很多情绪的孩子,在幼儿园就会特别容易招惹其他的孩子,但争执起来又不知道如何处理。

  不一定要教孩子打回去,但底线是要教孩子懂得保护自己。比如,告诉孩子:“如果你总是被某个小朋友欺负,你可以回来告诉妈妈,妈妈会出面帮你解决。”

  如果孩子还没有能力主动表达,可以试着问问:“最近跟小朋友之间有什么事情发生吗?”“你有没有不愿意跟别人玩?”“别人有没有不跟你玩?”但是,妈妈问问题时如果表现得太焦虑、紧张,孩子就会感觉到,她就不愿意说出来。如果孩子不讲,我们可以试着先说说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你知道吗,妈妈以前在幼儿园……”一般三四岁的孩子听到这些就很容易把话说出来了。

  在孩子情绪爆发的当口,我们如何引导他?

  简单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生气了!”“妈妈看到了你的情绪!”“来,妈妈抱抱!”“到妈妈怀里哭一下。”说话时,妈妈越淡定、越不焦虑,效果越好。

  孩子也可以发脾气,扔一些不会弄坏的东西,或者用枕头、沙包打打沙发、墙壁,发泄一下。底线是,不可以打人,也不可以摔掉容易坏的东西。或者也可以教孩子:“你可以大声喊出来“我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