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历史故事 > 正文

史可法守扬州

来源:本站原创 2010-01-19 15:45:34

智能内容

  清朝虽然迁都北京,可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它的势力还没有达到。所以,多尔衮下令向南方进军,以便彻底扫清明朝的残余势力,实现在全国的统治。

  这时候,南方的形势也很紧张,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和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传到江南以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明朝的陪都南京,自然成了政治中心。在这里的文武官员们商议拥立新皇帝的事,不久,他们宣布由万历皇帝的孙子福王朱由崧即位做皇帝。

  这个小朝廷拥有淮河下流和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掌握着五十万大军。实力还是相当雄厚的。可是,它一心一意要"报君父之仇",不但不设法抵御清军,还派使臣携带黄金、白银和绸缎到北京酬谢清军入关杀"贼。"又从海上运大米和白银奖赏吴三桂借兵破"贼"。清朝收下礼品,派了一个大臣对福王使臣说:"我们发兵为你们报仇,你们不发一兵,反倒突然私下立了皇帝,是何道理?"福王使臣分辩说:"当今皇帝是万历皇帝的嫡孙,深受臣民的拥戴,现在正整练兵马,令我们前来邀请你们,共同发兵讨贼。"清朝大臣听罢哈哈大笑,说:"不用邀请了,我们已经发兵下江南了,你们还是早降顺我们大清朝吧!"

  清军已经南下,可是福王政权还在那里闹内讧呢!大学士马士英仗着拥立福王的功劳,把持朝政。他重用臭名远扬的阉党(明朝依附于太监的官僚集团)恶棍阮大铖,大卖官爵,搜刮民财。即便是目不识丁的人,只要有钱,就要以买个官爵,在大街上招摇撞骗,骚扰百姓。老百姓恨透了马士英,就连三尺童子,都站在街上唱:

  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

  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

  镇守武昌的总兵官左良玉痛恨马士英贪赃枉法,就率兵沿长江东下讨伐马士英,提出要"清君侧"。这时候,清朝大将多铎已经率兵逼近扬州了,马士英却让镇守扬州的大学士史可法从前线调兵抵挡左良玉。史可法派人劝福王说:"左良玉并不敢与朝廷为难,可清失一来,国家就要灭亡了。"福王也对马士英说:"左良玉虽然不该进逼南京,但我看他的奏章,不是要造反。现在还是守淮南要紧。"马士英两眼一瞪,大声呵斥说:"清兵来,还好商量议和;左良玉来,他们做大官,咱们君臣还能活吗?以后谁再敢说守扬州,斩首不赦。"福王吓得也不敢再开口了。

  其实福王更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昏君。形势已经这样危急了,他还下令选美女,派出许多士兵手持棍棒,闯入民宅,只要见到年轻妇女,不由分说,拿黄纸贴在额头上,拉着就走。他派人到苏州和杭州去挑选妃子,那里的老百姓说了,连夜嫁姑娘娶媳妇,全城的人都好像着了疯魔一样。南京城的新宫殿兴宁宫落成了,福王命大臣写楹联(挂在楹上的对联。楹,只屋子前部的柱子)供他挑选。有个大臣投他所好,写了一副楹联,上联是"万事不如杯在手",下联是"人生几见月当头"。福王对这副宣扬吃喝玩乐的楹联十分满意,马上命人挂了上去。

  顺治二年(公元一六四五年)四月,清军攻到了离扬州城只有三十里的地方。正在抵挡左良玉进攻的史可法得到消息,心急如焚,连标兵都带不及带,只率领几个仆从,骑上快马,连夜赶回了扬州。史可法是个为人正直、做官廉洁的人。率兵打仗,他总是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士兵们没吃饱他不肯先吃饭,士兵们没有御寒的衣服他也决不先穿。所以,他的威信很高,福王政权建立以后,马士英忌恨史可法的威望,便怂恿福王把他派到扬州督师。当时,多尔衮也想借助史可法的声望平定江南,一再写信劝他降清。史可法断然拒绝,他在回信中说:"我已决心为国鞠躬尽瘁,对于你的招降,我是无论如何不能听从的。"

  这一次,史可法赶回扬州,马上派人四处调兵。可是各镇将领都拥兵观望,拒不听命。只有总兵刘肇基率领两千人来到扬州救援。史可法见兵力太弱,无法迎击清军,就命令刘肇基将部队开入城内,紧闭城门,准备守城。

  史可法身披铠甲,手持宝剑,亲自和刘肇基在城墙上指挥,才百姓也都组织起来,青壮年男子登城站岗,老年人和妇女烧水煮饭,扬州城的军民决心与敌人血战一场。

  清军统帅多铎很敬重史可法的为人,好几次写信劝他投降,史可法连信封也不打开,就扔到了一边。多铎见劝降没用,就下令用大炮猛轰扬州城,城内军民伤亡很大。

  总兵刘肇基向史可法献策说:"城内地高,城外地低,可以决开淮河,将水灌入敌军阵地,不怕敌人不退。"史可法觉得这个法虽然可能制服敌军,但是也会伤害老百姓,就说:"那样办,敌人未必能全军覆没,淮南一带的百姓可要遭殃了,我怎么忍心呢?"

  清军加紧了攻势,城中军民尽管顽强抵抗,无奈力量悬殊,又孤立无援,史可法知道事情不会有转机了,就下决心与扬州城共存亡。他写信给母亲和妻子,表示自己要以身殉国,又叮嘱部将史德威说:"我死之后,请把我埋在太祖皇帝墓侧。如果实在不行,就把我埋在扬州城外梅花岭吧!"

  到了第七天,城西北角"轰"地一声,像地裂山崩一样,城墙被炮火轰塌了。清军从城墙缺口像潮水般涌进城里。将士们跟清军短兵相接,在街巷里展开了肉搏战。他们坚持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投降。全部壮烈牺牲,刘肇基也在巷战中被杀。史可法被清军俘获了。

  清兵抓到史可法,不敢怠慢,马上把他拥上城楼,去见多铎。多铎一见是史可法,就快步上前行礼,很客气地说:"我再三拜请,都被先生叱回。今天先生对旧朝忠义已尽,就请替我大清收拾江南,不愁没有厚报。"史可法声色俱厉地说:"我是大明朝的重臣,岂能苟且偷生,作万世罪人!头可断!身不可屈!"多铎把脸一沉,说:"既是忠臣,本帅就满足你的心愿吧!"史可法微微一笑,说:"即使碎尸万段,我也甘心情愿。只有一件事相求,扬州城的百姓,请千万不要杀害。"说罢,他昂首下城,从容就义了。

  多铎没有听史可法的话,对城中百姓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十天之内,就杀死了八十万人。城内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几乎变成一座死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

  史可法死后,福王政权失去了唯一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大臣。从此,各路兵马或降清,或拥兵观望,或撤军南逃。清军势如破竹,长驱直下,很快逼近了南京城。

  福王下令把所有的城门都紧紧关上,然后招来梨园子弟,同他们肩并肩地坐在一起,饮酒唱戏取乐,一直闹到深夜。到了二更时分,福王一挥手,遣散了梨园子弟,独自带着十几个贴身太监,从南京通济门逃走了。马士英趁火打劫,指使他的儿子抢了老百姓许多财物,也逃之夭夭。第二天,清军开到了南京城下,大臣赵之龙、钱谦益等人跪地献城,清军顺利地占领了南京,福王逃出不远,被清军抓住;马士英也投降了清朝。他们两个人后来都被杀死。维持不到一年的福王政权灭亡了。

  在这以后,南方各地又出现了江浙地区的鲁王政权、福建地区的唐王政权、云贵地区的桂王政权等。历史上把这些政权(包括福王政权)统称为"南明"。南明在汉族人民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都抵挡不住清军,不久都相继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