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迷路
来源:奥数网 文章作者:刘婧 2009-11-12 15:14:22

姥姥是个老太原,对太原市的每个角落都了如指掌,若遇上陌生人问路,不管在哪个角落,她都能说得一清二楚。然而,这几年由于她腿疼病又犯了,很少出门。
有一天,我和妈妈路过新修的开化市,看到那高大而富有中国特色的开化市场,高挂彩旗,剪彩开张,人多得把马路都堵塞了。回到家里,我把看到的情景向姥姥一说,她老人家连声说:“我得看看去,得看看去!”妈妈忙说:“钟楼街、柳巷这两年变化可大哩,再不是您原来见过的样子了,您要去,我们星期天陪您去。”姥姥不服气地说:“我还找不到那市场!”
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到家,姥姥不在,我心想可能到邻居家去了。到了晚上,妈妈下班了,姥姥还没回来,这可把我们急坏了,上哪儿去找啊?正在这时候,院外一阵汽车喇叭声,随着传来姥姥那朗朗的笑声,我们急忙跑出去,只见有两名警察叔叔正扶着姥姥走进院内,我嘴快,忙说:“姥姥,您上哪儿去了?”“唉,多亏了这两位民警同志……”妈妈会意了,感谢这两位警察叔叔,可是,他们连家也没进,就匆匆告辞了。
进了屋,姥姥坐在沙发上,边喝水边说:“哎呀呀,钟楼街、柳巷就是变化大,那大中市原来是个破破烂烂的木材市场,卖一些旧货,真想不到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里面百货、服装样样齐全。”我忙问姥姥:“您去开化市了吗?”姥姥连声说:“去了,去了!那儿真像一座宫殿,不光门面气派,里面才更好呢!楼阁上的柱子是不锈钢的,地面是大理石拼成的。商场中间有个大喷泉,喷泉随着音乐,忽高忽低,还是五彩的呢!看着看着就忘记了这是商店,还以为是到了公园了呢!”我听着听着,眼前好像呈现出那孔雀开屏的喷泉,和琳琅满目的货架,这时姥姥还在认真地说:“里面不冷不热,听说是装着什么空调呢!”我问姥姥:“您腿疼,能上了那三层楼吗?”姥姥笑着说:“市场一至三楼都有电梯。往上一站,一眨眼就上了楼,我随着人群,把开化市场看个遍,那儿的货真多呀,看也看不过来,就连时装部我也去了!”我打断姥姥问:“您看时装?人家售货员一看您就不是买主,理您吗?”姥姥说:“那里的售货员可好了,人家可没有因为咱不买货而另眼看待呀!”我又问姥姥:“您去工贸大楼了吗?您看见十一层的国商大厦了吧?还有旁边的泰宝大楼……?”姥姥还没等我说完就急着说:“那柳巷的大厦是一座连一座,钟楼街的商场是一家挨一家,我都看见了,我都看见了!我走到开化市小区看到那一幢幢新建的居民楼,有点式楼,有锯齿形的楼,一幢楼一个样,新开的一条条路把我弄糊涂了,转来转去,怎么也转不出来,不是我老太原不中用了,是咱太原市的变化太大了!”是啊,太原是变了!姥姥像个解说员一样,讲得那么亲切,那么细致,这一天晚上,我等于夜游了开化市,钟楼街,大中市……
【简评】
这篇习作构思非常巧妙。不言而喻,作者是要歌颂省城太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的发展和变化,但她却选择了一个新奇的角度和立足点,通过作为“老太原”的姥姥在街上迷路,以钟楼街,柳巷作为整个太原的缩影,说明太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几乎通篇让姥姥谈“街头见闻”和“观后感”,使文章一气呵成,显得严谨,紧凑。而姥姥绘声绘色的解说,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读罢本文,使读者也像作者一样,“等于夜游了开化市,钟楼街,大中市……”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