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差生”的转变值得大惊小怪吗
来源:网络 2009-09-02 13:44:38

由当年不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不好还随意干扰教学秩序的“差生”,到后来的国外动画比赛中获个人组第一。这样一个很正常很普遍的“后进转化”事例,竟然引起某些肤浅者的大哗,纷纷提笔上阵尽情演绎发挥着各自的“大惊小怪”。他们在把王楠子捧到天上的同时,也借题发挥地指责老师和挞伐现今教育制度。一个“差生”八年后成为一项艺术类比赛的冠军,当真就那么稀奇和罕见?非也。如王楠子这类非典型性的个人转变,我们的社会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多如牛毛地再普通再平常不过。
包括学生在内的部分人由差转好、抛劣趋良、弃恶向善,这本身就是学校及社会综合教育功能的效果之一,而且始终地大量地被证明着。沾染了不良习气的“刺头儿”学生,经过老师和家庭孜孜不倦的引导教诲而最终成才,这并非什么石破天惊的奇闻。若就教育人改造人而言,劳教劳改人员的弃恶从善告别过去,也是一种由劣向良的进步和回归。这类由差到好的转变例子太多了,简直就是不可胜数浩如烟海。对于并不具有典型性的王楠子转变,有些人却像是捉到了尼斯湖怪兽和神农架野人般惊诧喧嚣,犹如井底之蛙、实在是太小题大作了。
当老师正心不旁骛地上课,同学们也全神贯注聆听的时候,突然有人冷不丁地胡乱插言,自作聪明地要纠正老师的“错误”,立刻就把井然有序的课堂搅的人声鼎沸秩序大乱。假如你是老师,你又会有何感想?像这样旨在出风头和哗众取宠,不惜扰乱课堂和同学们学习者当然是“差生”无疑。企图为这类“刺头”学生翻案的评家是枉费心思了。
利用“王楠子成才”来否定高考和今天教育制度的举动更值得商榷。如果不通过考试来选择,那又凭什么来决定每年几百万的高中生谁能上大学?凭投票还是凭推荐?或者像荒谬绝伦年代里的“凭手上老茧”上大学?有人借吹捧王楠子“在国内是枳,到国外变橘”,来猛贬我们的教育制度埋没人才压抑天分,完全是在信口开河。不让你在课堂捣乱干扰他人就是压制你了?典型的奇谈怪论!无论支撑着共和国大厦的方方面面各类人才,还是居于高端的绝大多数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都是在我们这个教育制度下培养成长起来的。报载王小丫当年高考的数学也只得到20分,可是后来还是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央视最当红的优秀主持人之一,她这一变化的反差要远远大于王楠子而且她并未出国。能因此就说我们的教师和教育制度“压抑天才”而全盘否定吗?国外就没有“后进转化”的学生吗?如果有,那么国外的老师和教育不是同样在“埋没天才”吗?依据一个在国内是差生,到国外多年后得了一个单项奖就全盘否定我们的教育制度,未免太武断太霸道了。
众所周知,一个王楠子的转变是千百万个由差向好转化的个体之一,决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不必去大肆招摇渲染,更无须“醉翁之意不在酒”地借此大放厥词抹黑教师和教育。执意要将这极其普通和平常事夸张为今古奇观,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和苍白。况且,仅凭在外边得到一个动画比赛奖就称之为“天才”似乎有些为时过早,实际上究竟怎样尚待实践与时间的检验。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