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网瘾的有关教育措施
来源:网络 2009-09-02 09:29:47

学校应采取哪些预防“网瘾”的有关教育措施?
某中学为预防学生上网成瘾,采取了“五管齐下”的措施,在此值得大家借鉴。
【案例】某中学的校领导在预防学生上网成瘾方面,提出“五管齐下”的措施,即:
首先,要让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了解互联网络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让管理人员和教师在学校里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如实行上网实名制,限制学生上网的次数和时间,等等;
其二,在健康教育计划中引入有关‘网络成瘾症’的内容,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了解上网成瘾的危害,像防范青少年吸烟酗酒一样预防网络上瘾;
其三,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络上瘾的苗头,就应该多加疏导,必要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并鼓励学生找专业教师解决学习目标问题;
其四,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避免与社会生活疏离;
最后,各班可围绕互联网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从而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点评】防戒“网瘾”要从教育入手,网络教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教育,但网络教育有些内容还需要家长配合,比如:上网的自我保护,慎防网络陷阱及网络犯罪,以及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等。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鲁迅说过,看看现在的孩子,就知道二十年后的中国。如果让网游都沉迷下去,孩子们将“玩物丧志”。为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国内首个《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规定,玩家连续玩游戏3小时后,获取的经验值和虚拟物品收益减半,五小时后玩家的收益为零。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介绍,“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于2005年9月30日开发完成,10月1日至20日在7家网络游戏公司内部测试,10月20日后在11款网络游戏上试运行,2006年初在所有网络游戏上强制执行。
《标准》要求游戏厂商将玩家经验值涨幅与其在线时间长短相结合,连续在线时间过长将减少或禁止获赠经验值,使玩家无法依赖长时间“在线练级”获得游戏内个人能力的增长,从而有效控制玩家在线时间,改变其沉迷网络游戏的不良习惯。
按照该《标准》的设计,累计游戏在三小时以内的属于“健康游戏时间”;累计游戏时间在三到五小时属于“疲劳时间”;累计游戏时间在五小时以上的为“不健康游戏时间”。通过对不健康游戏时间内的游戏收益进行惩罚性削减,迫使玩家合理地安排学习、工作、休息、娱乐时间。
为防止玩家通过频繁上下线规避系统,《标准》中设计了所谓“累计在线时间”和“累计下线时间”的办法,玩家下线后,只有“累计下线时间”满5小时,被累计的在线时间才会被清零。
对于该《标准》,盛大、网易、金山、九城、光通、新浪、搜狐等七家知名网游厂商表示理解和支持。发布会现场,他们签订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施责任书》,并联合发表了防止玩家沉迷网络游戏的《北京宣言》。
让我们为国家这一净化网游的举措而欢呼!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当我们为《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出台而高兴时,有些人却在寻思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提醒我们进一步反思……
【案例】为了防治网游成瘾,《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出台,欢欣鼓舞之余,有些玩家也开始思考应对的招数了,笔者听到了三个大学生的对话:
“沉迷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的人沉迷于金钱,有的人沉迷于女人,有的人沉迷于赌博,有的人沉迷于吸毒,这些沉迷不是更可怕吗?站在游戏商的立场说,不让人入迷的不是好游戏。不应该把沉迷的罪责都归结于网游。”学生甲说。
“这个防沉迷系统怎么能抵挡住玩游戏的热情呢?我可以用同一个账号玩不同的游戏呀。”学生乙说。
“我也可以多申请几个通行证,这个账号玩三个小时后,再用另一个账号玩呀。或者玩家把原来玩10小时的游戏,化解成玩3个游戏,每个游戏玩三小时。”学生丙说。
【点评】当然,很多人不迷这就会迷那,沉迷游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些玩家的正常心理。笔者虽不是玩家,但想在这里提醒那些铁杆玩家:如此不断地变换游戏会减少升级的刺激,你还能继续热情下去吗?
外国政府对孩子上网有哪些限制措施可以借鉴?
我去过美国的一些城市,似乎没见到网吧。不过一些超市里设有游戏机,但很少有小孩去玩。以下将我所见所闻的有关外国政府对孩子上网限制的资料,介绍如下:
1.美国为了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免受成人网站的毒害,从1996年起通过了四部相关法律:《通讯内容端正法》《儿童在线保护法》《儿童网络隐私规则》和《儿童互联网保护法》。所有上述法律的最根本出发点,就是把儿童和成人分开,严禁儿童在网上接触只有成人才能接触的内容。
为了严防低劣游戏软件危害未成年人,美国娱乐软件定级委员会(简称ESRB)把美国的娱乐软件业分为两个部分,并制定了分级制度:一个部分是位于游戏产品包装背面的内容描述,用特定的词组描述游戏画面所涉及的内容,如暴力、血腥以及游戏中人物对话是否粗俗等。另一个部分是位于游戏包装正面的等级标志,共分七个级别,基本按年龄划分,以游戏适合的年龄段英文首字母来命名。在一些大型电器超市,销售员按照ESRB的分级规定,卖给特定年龄的消费者,“一点也不能含糊”。如果胡乱卖游戏软件给儿童,销售网络游戏的商店是要吃官司的。所以,很多家长都会陪同儿童一起购买游戏软件。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