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班主任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正文

良好师生关系离不开沟通

来源:网络 2009-09-02 08:48:17

智能内容

  案例1  郝桂英老师是北京劲松职业高中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一名班主任,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郝桂英老师深深体会到只有了解学生,付出真情关爱他们,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因此,每当迎来一批新生,郝老师都会仔细查阅学生档案,第一次见面就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使学生备感亲切。

  郝老师要求自己在开学后三周内与每位同学交流一遍,中午和下午放学后是她与学生聊天谈心的时间。通过交流,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学习和纪律等情况。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对那些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上需要格外关注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朋友式的谈心拉进了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渐渐地学生把郝老师当成了朋友,愿意向她敞开心扉。

  案例2  小华学习不好,调皮捣蛋,连父母都对他无计可施。新任班主任王老师接班后,也发现他经常旷课,几次找他谈话,他却一言不发,王老师便深入班级了解小华各方面的表现,并与原班主任联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

  一天晚上王老师又一次来到小华家,一不讲大道理,二不谈学习,和小华谈到他有爬高放风筝的本领,问他在屋顶上走路怕不怕。这时小华没有表情的脸上的小眼睛忽地转起来。王老师又说,他小时候喜欢放风筝,但从来不敢爬高。这时小华有兴趣地介绍起经验来。此时,师生的情感拉近了。老师说:“你如果不旷课、遵守纪律不就成为更好的孩子了吗?”老师对孩子的缺点批评不重,但却使小华难为情,他立即向老师表态,今后一定改正错误。

  77.7%学生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

  学生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是一种礼貌,也是尊敬老师最直接、最常见的方式。调查显示,在校内,35.9%的学生表示总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41.8%的学生选择一般情况下都会打招呼。

  北京市徐悲鸿中学的初一学生吴迪告诉记者,在学校只要见到老师就会主动问好。他认真地说:“从第一天上学起,学校就教导我们要尊敬师长。”

  虽然绝大多数学生一般情况下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但也有18.6%的学生要根据和老师的熟悉程度才会和老师打招呼,甚至还有3.7%的学生根本不和老师主动打招呼。虽然这些学生选择了对老师的“不礼貌”,但他们的选择是有理由的。

  北京市某中学的初三学生李强表示,自己以前只要见到老师就要打招呼,有些老师也会和自己打招呼,但是另一些老师却不加理会。李强对记者说:“那些不理会自己的老师深深地伤害了自己。”此后,李强只会和相熟的老师打招呼。

  虽然学生们在校内表现得不错,但是在校外却不尽如人意。因为在校外,只有10.9%的学生总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而52.3%的学生要视熟悉程度而定。

  相同的学生,相同的老师,奈何校内、校外差距如此之大?

  学生吴迪表示,学校有很多老师,不是每位老师都认识,可能在路上碰见也不知道是学校的老师。此外,他还表示,在路上遇见老师,总觉得不自然,打招呼总觉得很尴尬。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爱生是老师的天职,实践证明,老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之间就会因此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老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使学生产生向上的推动力。

  58.6%学生愿意和老师多接触交流

  交流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多交流,利于老师万博体育app:地掌握学生情况,学生才能够进步得更快。调查中,对于“你是否愿意与老师多接触交流”一题的回答,有58.6%的学生表示愿意和老师多接触交流,有41.4%的学生则选择了不愿意。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很多人认为和老师多交流有益于自己今后的成长。一些不愿意和老师接触的学生表示,一些老师看起来冷冰冰的,因此不敢和老师谈心。也有一些学生表示,自己和老师之间存在代沟,即使接触也没有什么可以交流的。

  66.4%学生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

  正所谓: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老师犯了错,做学生的应勇于指正,这样师生才能共同进步。而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不错。有66.4%的学生敢于指出老师错误,有79.5%的学生表示敢于坚守自己正确观点。

  调查中,一些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学生表示,通常的结果是老师承认错误,并立即改正。而不敢挑老师错的一些学生表示自己勇气不足,还有一些学生则表示是为了维护老师的尊严。

  对此,北京市某中学的高三学生毛奇道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也是人,不可能不犯错,如果老师犯了错,我会私下和老师交流,这样既给老师提了醒,也维护了老师的尊严。”

  33.2%学生认为老师教育方式落后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部分老师的教育方式已经凸现“落伍”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在此次调查中得到了验证。调查中,虽然有66.8%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某些教育方式并不落后,但是仍有33.2%的学生持不同看法。一些学生反映,一些老师教育方式的落后主要表现在:爱说教、爱唠叨,总在重复着一些大道理。

  对此,相关专家建议,老师们应多了解学生目前的心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其次,老师们还应该逐步改善自己的教育模式,尤其是要适合学生的心理;此外,教师应多与学生主动交流,从交流中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改善自己相对“落伍”的教育方式。

  ■ 建议

  让社团成为师生关系的“牵线人”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有两大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老师教育方式问题(特别是在素质的教育方面),二是老师与同学交流了解问题。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是统一的,正因为老师与同学缺乏交流了解,所以老师教育方式不适应同学心理,造成逆反以及对老师的偏见,正因为老师教育方式不适应同学心理,造成对老师的排斥,所以同学不愿与老师交流。

  在此,我建议学校可采取“社团战略”:让社团更加紧密地加入到学校教育中,优势互补,统一作战,真正开创社团与校方相互协作教育新模式。其本质就是在老师积极引导情况下,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我认为其功效在学校素质教育方面将尤为突出,社团完全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基地。

  素质教育更需要老师对同学全方位了解,因此,“社团战略”的实施能够极大弥补校方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缺陷,使得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方面更有效,更实际,更为同学们所接受。另外,社团还可以成为老师与同学交流的重要场所,为解决老师与同学的冲突,促进彼此感情提供条件,因为从此次调查中的问题就可看出学生向老师打招呼只是出于礼仪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