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班主任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正文

学习丁榕老师 培养跨世纪人才(二)

来源:网络 2009-09-02 07:56:46

智能内容

  三、育人要追求艺术

  丁榕老师运用了高超的育人艺术。即采取多样形式的班会活动、民主化的教育手段,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丁老师育人成功了,同时体现出了她艺术育人的高效率。

  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好办法,我在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时有两个系列,一是地域性教育活动。即利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革命传统教育)、参观51116部队和导弹训练基地(国防教育)参观燕京啤酒集团(关心改革开放的时代,关注家乡的发展教育)、去县光荣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献爱心(社会责任感教育)等等,这类活动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亲切、更直观、更易接受。

  第二个系列则是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也就是:“缘事而发”的教育活动,如我们举办过《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要做无私的人,做正直的人,做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我们还举办过一次辩论会,辩题是《非高考科目该不该下大力气学好》,举办过《红烛颂 献给敬爱的老师》的烛光晚会,举办过《自由与纪律》的讨论会,这些活动是解决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是学生所需要的,所以大受学生欢迎。

  主题教育应力避盲目性和形式化。班主任要把组织和开展活动的权力交给学生,不能大包大揽,学生只是听命而已,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尽可能地放手,适当地引导,在活动的筹备、组织过程中锻炼学生。如我曾经组织几届学生参观全国最大的啤酒企业 燕京啤酒股份集团。这样的活动很容易流于形式而收效不大。所以事前,我要求同学参观时要认真看,可以采访集团领导、职工,然后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燕京腾飞的原因是什么?回来后要完成一篇观后感,而且班上要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这样一来,就把一次简单的参观活动变成了一个系列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让每个学生切实能从这次活动中受益。

  最后的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有的同学认为燕京集团的成功在于严明的纪律,在参观中,燕京集团管理的严格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同学认为燕京集团的成功在于他们敢于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大产品科技含量,使燕京啤酒以口味独特赢得了市场,从而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正确;有的同学认为,燕京集团成功在于大胆引进先进的现代企业模式,燕京股票上市,以及她的广告营销策略等等,都是可供其他企业借鉴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智慧的灵光在闪耀。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把眼光投入到当今这个热火朝天的大时代,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小课堂之中,也使他们意识到时代飞速发展对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更高要求,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活动要想取得好效果,就要有针对性,要真正解决学生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问题暴露出来了,班主任要带领学生去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仅限于告诉学生一个现成的答案。比如到了高二年级,学习更趋紧张,一些学生为了使自己不被别人超过去而变得保守自私,而不愿去帮助别人学习,不愿解答别人的问题,不愿借给别人资料。针对这种情况,我提议开一次班会以讨论为主,论题为《竞争与合作》,然后让学生去准备发言稿,在准备过程中,我找一些学生了解准备情况,给他们提了一些问题,而且我放长了准备时间。

  两周后,讨论会如期举行。同学们发言踊跃,有的从中国乒乓队员流失海外谈起,论证对手的强大对自己不是坏事;有的从世界经济一体化谈起,国与国经济上激烈竞争并不能阻断他们之间的合作,而只有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人从水涨才能船高谈起,只有集体的实力提高了,个人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坐在讲台下的我激动不已,是学生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成长中的问题。我们不能低估学生的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这是千真万确的,而且这才是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人只要能不断战胜自我,奇迹便会产生。

  当老师的,最高兴的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就。当学生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高高兴兴走出校门时,也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我教的89届毕业班,高考升学率达95%,有46人考入大学,其中重点大学28人,这一年,我班的陈文昭同学还夺得了顺义县高考状元,这在我校历史上还是首次。92届毕业班,升学率达90%,有40人考入大学,其中重点大学25人,95届升学率达100%,有47人考入大学,重点大学达36人,这在同类学校中是罕见的。95年,我班的孙杰同学再次夺得顺义县理科高考状元的桂冠,彭燕辉夺得全县总分第二。98年我教的班也令人欣慰,在学科竞赛中涌现出一大批尖子生。田敬同学在北京市四通杯计算机竞赛中获“四通之星”称号;贾清宇、吴丹在市化学竞赛中获二等奖。毕业前夕,又传喜讯,我班王新征同学又获北京市第二届胡楚南优秀中学生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把全部奖金捐给了本校的贫困生。近年来,我班共有6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班有十多名同学担任校学生干部。98年高考我带的班又取得令人惊喜的成绩,全班55人其中有50人进了重点大学分数线,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有人说:衡量一位教师的教育效果要看学生走出校门后的情况,这话是非常正确的。从已毕业的学生看,绝大多数表现都很出色,仅以九五届为例,全班有近一半人在大学中担任学生干部。八九届毕业的学生有很多已是本部门的骨干,有的已担任处级干部。毕业后的学生很多仍然和我有书信来往,他们对中学时期的生活记忆犹新,如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杨聪毅在信中写到:“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我们越发感到您在中学时的教育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您那时严格要求我们,使我们养成良好习惯让我们已经受益,且将受益终生。我仍然记得您当年送我的益言卡:”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它时时提醒我要养成严谨的作风,要严于律己……“。李志超同学在信中也写道:”毕业已经两年多了,但高中时的生活仍历历在目,那一次次兴趣盎然的活动,您微笑的面容,仍时时出现在记忆中,您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令我们终身感激不尽……“王云龙同学写道:”我已是一家合资公司的经理助理了,据我所知,咱们班的同学现在工作得都很不错,这和您当年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是您在我经历挫折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我的学生成长快些,再快些。禾苗成长需要阳光、雨露,学生的成长需要班主任情感、科学、艺术的良好教育。我要以丁榕老师为榜样,“提高自身素质,以人格力量育人。”继续搞好新时期班主任的科研工作,为祖国培养万博体育app:的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工作。

  各级领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我多次被评为顺义县先进教育工作者。1997年被评为县师德标兵,教育系统建功立业竞赛标兵。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主任紫禁杯特等奖。我所带的班,连年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1992年我带的高三⑵班还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我撰写的德育论文多次在县、校获奖,其中《皮克马力翁效应的尝试》发表在《北京教育报》上。《益言卡好处多》被收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启心灵的钥匙》一书。当然成绩不仅是我个人的,它凝聚着学校领导,科任老师及广大学生的智慧和汗水。教师的事业是无止境的,我将继续努力,使我的工作不断跨入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