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与情敌间的三大战役(3)
来源:故事汇 2009-06-27 15:08:08

表面上看,这是在赞叹杨贵妃的美貌,说什么“冰肌月貌”,实际上是在讽刺她从寿王府中转入皇宫,迷惑皇帝,耽误朝政,并讥嘲她如月般的雍肥。
如江采苹所料,这首诗终于被杨贵妃看到,“冰肌”聪明的她随即取一锦笺,也写下了对梅妃的评价:
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减清真;
总教借得春风草,不与凡花斗色新。
唐玄宗为她的诗鼓掌称好,梅妃却深知诗中的含意是说她瘦弱不堪,而且也受宠得过头了,那能与新春的鲜花争奇斗妍呢!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是喜新厌旧,把自己的感情重心由梅妃转到了杨贵妃,梅妃日渐感受到了冷落。势头正盛的杨贵妃誓将剩勇追穷寇,有机会就在唐玄宗面前数落梅妃的种种不是。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强的风不是台风,而是枕边风,一来二去,唐玄宗终于和梅妃分居,把她迁入上阳东官,过着形同冷宫的日子。第一场斗争结果杨贵妃小胜。
第二场战役:抢夫
对男人来讲,女人犹如饭菜,一种风味品惯了总有换胃口的时候。被杨贵妃的激情四射照了太长的时间,唐玄宗又思念起淡雅的江采苹。毕竟二人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不是说忘就能忘的。在一个又故意睡去,悻悻地说:“今日身体不适,不能视朝!”杨贵妃眼看事情闹僵;拿出看家本领,装痴卖娇,哭闹了一番,然后愤愤地回娘家去了。堂堂一国之君受此待遇,唐玄宗自然心里不乐。
梅妃心里也是极不平衡,皇帝召幸妃子,原本是名正言顺的事,何苦深夜密召,现在又躲躲藏藏,象是犯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罪过,究竟是怕什么呢!真的要是当面锣、对面鼓地闹开了。又能怎么样呢?然而,她这位英武绝伦的皇帝丈夫,居然这样惊慌失措,可见对杨氏惧怕已深,实在让她又怜又恨。杨贵妃走后,唐玄宗和梅妃都觉得兴味索然,玄宗翻身睡去;梅妃在小太监的护送下,匆匆返回冷寂的上阳东宫。
玄宗一觉醒来,已经日上三竿,身边不见了梅妃,一问才知是小太监把她送走了,一股无名的怨气猛然迸发出来,怒气冲冲地命人将小太监推出斩首。可怜这个尚未成年的小太监,在杨贵妃与梅妃的爱情争夺战中,莫名其妙地成了牺牲品。冷静下来之后,唐玄宗的天平还是倾向了杨贵妃一边,派人去了几次,好说歹劝,才把醋婆接回来。第二场斗争依然是杨贵妃小胜。
第三场战役:做赋 当一个人习惯了另一个人的存在,而一天这个人突然消失了,这是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之一。江采苹独居上阳东宫,整日郁郁寡欢。一天忽闻岭南有驿使到来,她猛然精神一振,以为是象往日一样,岭南刺史万里迢呈献梅树。经打听才知,是呈献荔枝给杨贵妃享用的,因杨贵妃嗜食荔枝,所以岭南派人以竹筒盛着新摘的荔枝,快马飞骑火速送到长安。昨日送梅今送荔,前思后想,怎不叫人黯然神伤。她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宫廷的险恶。
一晃又是好长时间,一次扶桑国使者到长安进贡。贡品中有许多珊瑚与珍珠,看得唐玄宗眼花缭乱,忽然想到了梅妃,又已是许久不曾顾及她了,于是命左右密封一斛珍珠赐给梅妃。江采苹此时已是心冷至极,突然见到赐品,委屈与怨恨同时涌上心头,连同涌上的还有她清高孤傲的品性,竟然冒着忤旨之险,断然拒绝接受,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同时附上诗一首:
柳叶蛾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玄宗见诗怅然不乐,杨贵妃在一旁则添油加醋,说了许多风凉话。玄宗对此百般感慨,觉得诗意幽怨,情意颇深,于是让梨园子弟谱上乐曲,在宫中演唱,名叫“一斛珠”,后世著名的“一斛珠”曲牌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江采苹被冷落在上阳东宫十年,常常对花临月,悲叹流光易逝、青春不再,她不知道玄宗的心目中,是否还有她梅妃的一丝影迹。一天,她特地把高力士找来询问,高力士劝慰道:“皇帝绝对忘不了梅妃,只是碍着贵妃娘娘的面,无可奈何罢了!”既然皇帝旧情不忘,于是梅妃心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她忽然想起说汉代陈皇后遭汉武帝冷落后,幽居在长门宫,曾以千金买通司马相如,为她作了《长门赋》献给汉武帝,武帝见赋动情,陈皇后因而又重受恩宠。
于是突发奇想,也想让高力士帮她找一位高手,写一篇唐朝版的《长门赋》。高力士自然不愿得罪杨贵妃,但碍于情面,就顺水推舟夸江采苹的文采如何如何牛,何不自己写一首。
梅妃觉得他说得在理,求人不如求已,于是回房中苦苦构思,写成一篇《楼东赋》,全文如下:
玉监尘生,风整香殄;懒蝉鬓之巧梳,闭缕衣之轻练。苦寂寞子恵宫,但注思手兰殿;信标梅之尽落,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飓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事;闲庭深闭,嗟青鸟之信修。缅失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宴,陪从宸游,奏舞鸾之妙曲,乘画益之仙母。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长在,似日月而靡休。何期嫉色庸庸,妒心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手幽宫。思旧欢而不得,相梦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慵独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夺世才之不工;属然吟之未竟,已响动手疏钟;空长叹而掩袂,步踌躇乎楼东。
赋写成后,梅妃用心誊正,派人送给唐玄宗。唐玄宗看完,忆起往事,不禁嗟叹良久,想起梅妃的许多好处,连续几天愁眉不舒。杨贵妃知道这件事后,竟气愤地奏称:“梅精江采苹,竟敢惜赋宣泄不满,惹怒陛下,实应赐死!”玄宗颇不耐烦地说:“她无聊作赋,用来抒发心中积郁,通篇毫无谎言狂语,怎么能赐死?”
一代名作《楼东赋》,原本已触动了玄宗,但经杨贵妃的一搅和,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了。梅妃在上阳东宫企盼着“楼东赋”给他带来些命运的转机,但终究象是石投大海,只是开头时泛起些轻微的涟漪,并没有产生预期的震撼效应。第三场战役的结果是杨贵妃大获全胜。
之后“安史之乱”开始,众多的后宫中,唐玄宗只携杨贵妃逃跑,不知是来不及还是压根早已忘记,竟把梅妃落给了安禄山大军。长安陷落,江采苹孤苦无依,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之身,就用白布将自己层层包裹,跳下古井而香消玉殒。而她的杨贵妃业与她前后脚,死在了马崽坡。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