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15 22:32:35 下载试卷 标签:一年级 教案 语文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古、诗”等6个生字,会写“古、声”等5个生字。
2、 背诵课文。
3、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
难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图片或实物投影、课件,生字卡片。
学习指导 学习辅导 学习评价
教学情境设计 指导学习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古诗。
三、再读指导。
四、熟读成诵。
五、学习生字。
1、揭题。
2、解题。
小朋友们看了题目,你能猜到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春季)那它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告诉学生“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上)
1、自由读课文。
(1)自己读一遍课文,遇到生字拼一拼音节再读。
(2)再读一课文,用“——”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把课文连贯地读一遍。
2、检查自读。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个别读。
(3)齐读课文。
1、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2、指导读第一句。
(1)生试读。
(2)指名读。
(3)全班读。
3、指导读第二句。
4、把1、2句连起来读。
5、男女生分组读。
1、看图试背。
2、分组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3、全班齐背。
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自学生字,记忆字形。
3、指导书写。
学生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再读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按要求画生字,读生字,把课文连贯地读一遍。检查自读,抽读生字卡片,指名个别读,齐读课文。
学生结合彩图,了解诗意。师指导读第一句。采用多种形式读句子。指导读第二句。
分组比赛背诵,全班齐背。
抽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小组自学生字,记忆字形。老师巡堂指导书写。
表扬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的学生。
能正确认读生字读音,读准课文的同学给予表扬。
鼓励,爱学习的学生。鼓励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特别鼓励个性朗读。
表扬能背诵的同学。
表扬认真读生字、书写的学生。小组互相展评。投影好的作业。全班评价。
板
书
设
计
春 晓
春眠 / 不觉晓,
处处 / 闻啼鸟。 (图)
夜来 / 风雨声,
花落 / 知多少。
朝天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4、古诗两首:《村居》(第二课时)
执教者 肖 萍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背诵课文。
3、 学会本课7个生字;会写“忙”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
难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仪,生字卡片。
学习指导 学习辅导 学习评价
教学情境设计 指导学习
一、导入、揭题。
二、看图,说一说,听范读,整体感知诗意。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四、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诗句大意,并指导有感情朗读。
五、看图练习背诵。
六、小结。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谁来背一背。
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小朋友们会在诗中找到万博体育app:的乐趣。
3解题,引导看图。《村居》诗中写的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春天的美丽情景。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
1、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
2、听录音范读,想想,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
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正确、流畅。
2、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
3、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4、检查指导读课文,读流利。
5、读了课文,你读懂了哪一句诗,还有哪里读不明白的,可以和同桌或小组里的小伙伴商量商量。
1、动作表演读诗。
2、“拂堤”用手体味“拂”,体味“杨柳枝”的软、长。
3、理解“散”是“放”的意思,启发学生想象当时孩子放纸鸢的情景。
4、加动作自己试读,学生评议指导。
5、比赛读。
看图画,边想象画面,练习背古诗。
多么美好的二月天呀!孩子们都感到了春姑娘的召唤了吗?找找去吧!
背诵古诗。
导入课文,揭题,解题,看了题目,你们看到什么景象。再读题。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根据挂图,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听录音范读,想想作者诗中描写什么景物。
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正确、流畅。
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交流讨论读懂了什么?
学生加动作表演来读。“拂堤”用手体味“拂”,体味“杨柳枝”的软、长。理解“散”是“放”的意思,启发学生想象当时孩子放纸鸢的情景。学生评议
学生看图画,边想象画面,练习背古诗。
让学生去找春天。
表扬大胆背诵的同学。
表扬能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的学生。
表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的孩子。你真棒!你真的很棒!
表扬读生字好的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回答的孩子。
表扬读书好的学生,评选表演好的学生,你真有表演才能!真是一个好演员!
表扬背书好的同学。
以后评出谁找的春天最多。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