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09 11:36:56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复习 师范 学习方法 填报指导
今天观摩了《庐山的云雾》一课的课堂教学录像,现将之整理如下:
一、复习导入(略)
二、组织教学第二自然段:
1、师: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写的?请同学们边读边想。
2、组织交流。学生回答,交流句子“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然后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用直线画出该句子,并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句子就叫中心句”,再指导学生读句子,加深印象。
3、理解词语: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告诉学生理解词义的一种方法,把“千”和“百”放在一起,“姿”和“态”放在一起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就是千百种姿态。
4、品读重点句,感悟云雾的千姿百态。
再读2、3两句,说说你喜欢哪种云雾?为什么?
(1)、交流第一种姿态的
A、生交流第二个句子,师相机画出重点词“系、缠绕”
B、指名上台画出半山腰的云雾。引导评画:他画得怎么样?为什么只画了一半的云雾?旨在加深对“缠绕、系”的理解。
C、师补画出第二条云雾,说说老师为什么这样画?旨在理解云雾的多。(一条条)。
D、指导朗读该句子。
(2)、交流第二种姿态的
A、吸引你的是哪一种云雾?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重点词“绒帽”,并结合板画。
B、绒帽给人什么感觉?(生自由充分地回答)
C、指导朗读:绒帽软绵绵的,好舒服,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3)、交流第三种姿态的
A、还有什么姿态吸引你?
B、“……茫茫的大海”,这让你仿佛看到了山谷里的云雾是怎样的?
C、指导朗读:云雾像海,谁能读出这种气势呢?
D、如果你就在这山谷里,会有什么感觉?(飘飘欲仙……)
(4)、交流第四种姿态的
A、齐读第四种姿态的句子。(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B、它给人什么感觉?指导理解“天幕”,感受云雾。
C、朗读,感受云雾的巨大。
5、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些云雾的?(山顶——半山腰——山谷——整个山峰)
6、让我们再站在各个不同的位置来领略庐山的云雾(师范读整个自然段,同时出示美丽的云雾图。)
7、播放音乐,学生美美地朗读。
三、组织教学第三自然段:
1、庐山的云雾还有一个特点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交流句子(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师画出句子。
3、“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
师指导解词方法:把它分为两个部分,“瞬息”是什么意思?(快)“万变”是什么意思?(多)。词语的意思就是?(云雾变化又快又多)
4、再读这一自然段,用“——”画出云雾变化快的词句,用“﹏﹏”画出云雾变化多的词句。
5、交流,并结合指导朗读。
6、抓住“……”指导学生说话
(1)、这一段最后的“……”表示什么?
(2)、还有些什么云雾呢?请同学们选用下面的句式练习说话。
庐山的云雾,刚刚还是( ),转眼间就变成了( )。
明明是(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
四、欣赏庐山的云雾。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