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08 19:46:47 下载试卷 标签:课件 学习方法 启蒙教育 填报指导
教 学 环 节
|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
修 改 栏
|
一、质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四、学习生字
五、布置作业
|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增添2
3、指名朗读课题
4、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 指导读好“必须”“!”
5、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
夜幕初垂 汤姆 钓鱼、鱼钩
鱼竿 规定 丝毫 允许 从未见过
3、指名分段赛读。
思考:“你”指谁?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讨论学习课文1到4自然段
1、汤姆和他爸爸是在什么时间去钓鱼?你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句子:夜幕初垂,一轮明月从湖面上慢慢升起。
理解词语“夜幕初垂”想象意境,指导朗读。
2、默读2、3、4自然段。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
“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
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
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
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
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1、出示生字词,认读。
2、交流记忆字形。
3、指导书写:重点强调“垂”“钓”“钩”。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
2、板书课题
补充:给引号加上红色。
补充: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1)“你”指谁?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2)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结果怎么样?
补充:
采用赛读形式,读出环境的幽静、美好。
补充:在这些词下面做记号,教给学生边读书,边做记号的方法。
强调“垂”的笔顺及横的长短不同。比较“钩”和“钓”、“未”“末”字形的异同。
|
板书设计: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
教学后记:
|
教 学 环 节
|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
修 改 栏
|
一、问题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四、复述课文
五、布置作业
|
1、上一课我们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
板书 汤姆 惊喜
爸爸 赞赏
2、这节课,我们就解决“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和“结果怎么样?”
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1、交流第一个问题
(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
(2)比较句子
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
(3)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不情愿
理解词语“允许”,练习造句。
指导读好这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
(1)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
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
(3)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
板书:斩钉截铁
(4)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
(6)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
(2)齐读最后一段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
板书: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1、出示复述课文的提示:按照汤姆的心情变化,结合板书。尽量运用课文中的好词。
2、练习复述课文。
3、指名复述。
复述课文。
|
提供几种做记号的符号:波浪线、小圆点、三角、双线等,也可自己确定。
在学生回答后,用红笔标出“必须”二字。
补充:学生根据自己的论点调整座位。变成面对面的两大组。
提示
汤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
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结合课后练习5,回答这个问题。
|
板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 惊喜→不情愿
爸爸: 赞赏→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
教学后记:
教学本课,理解“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明白课文要揭示的道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因此,我在整个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做到时间充足有保证,通过学生朗读,充分体会到月夜的浪漫和钓到大鲈鱼的惊喜。此时,爸爸的良苦用心,从情感上很多人都是难以接受的。如何体会汤姆对于放鱼并不后悔?我引导学生借助文本,紧紧围绕父子俩的对话,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去体会汤姆心情的一次次变化。如:分角色朗读;创设对话情境,转换角色,让学生站在爸爸的立场上,积极主动地寻找放鱼的理由,努力说服汤姆把鲈鱼放掉。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